40岁的人生仍然充满着无数的可能
近日,《生于七十年代》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。曾经爆红网络的句子,用在该书主人公朱小奇身上,竟然如此的契合。
不过,朱小奇本人却不一定认同这个评价。明明,人生已半常感岁月蹉跎;明明,职场瓶颈难以突破进退失据;明明,感情已逝海誓山盟也成落花流水……
然而,朱小奇的未来仍然充满着无数的可能。为什么呢?因为初心未改,因为热血未凉。
人们常说“四十不惑”,可是真的人到中年,你才会发现人生的选择题是多么地让人费尽思量。事业上,你可能小有成就,但却一抬头就能看到最后的天花板,很有可能还有个与你“相看两厌”的上司,让你陷入走了可惜,留下尴尬的“鸡肋”困局。感情上,激情渐渐退去,真相层层剥开,让你某一天就遽然一惊:眼前人,真的是自己的心上人吗?
朱小奇无疑就陷入了这种困局。
一份看起来也算光鲜亮丽,内心并不讨厌却也难以倾注全部热情的工作;处处掣肘,却又让人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的上司;顺理成章结了婚,却又难以心意相通,渐行渐远的妻子;想改弦更张,实现一直跃跃欲试的文学梦想,却遭到一旦爱好变职业,红玫瑰会变成蚊子血的警告…….
那该怎么办?就如此按部就班,就如此逆来顺受,就如此碌碌一生?朱小奇的热血在涌动。书里提到曾经深深打动朱小奇的两本书,一本是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的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,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。最让朱小奇感叹的是主人公约翰·克利斯朵夫的父亲曼希沃的一生,一个自甘堕落的灵魂,一个随波逐流的个体,终于被命运打败,日日用酒精麻醉自己,直至失足溺亡。“绝不能浑浑噩噩,绝不过没有抗争就失败的一生”,痛定思痛的朱小奇觉醒了,每当身处逆境,他都会忆起罗曼·罗兰的名言:“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,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另一本书就是今何在的《悟空传》。“我要这天,再遮不住我眼, 要这地,再埋不了我心, 要这众生,都明白我意, 要那诸佛,都烟消云散!”它不只是一本小说,更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,让平凡如你我的少年们燃起撕裂命运的勇气。
《悟空传》中有人问:“大圣,去那是想要干什么?”“踏破南天门,打碎凌霄宝殿”“要是你一去不回……”“就一去不回!”人生若没有这般无所畏惧的决绝,又谈何破局!
朱小奇的“局”看似破得容易,实则不然。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、非凡的毅力与用尽全力孤注一掷的勇气,恐怕朱小奇早已“泯然众人矣”。第一次破局是毕业后考研,给了自己一个新的开端和去远方寻梦的机会;第二次破局则是考博和选择创业公司。虽然前途未卜,虽是从头再来,但如果不拼搏、不奋斗,不离开目前的舒适区,人生的下半场又有何意义可言!
实际上,朱小奇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自始至终,他都是一位充满热血的“少年”,这一点从黄恬恬给他的信中称他“一直都是个孩子”就可见一斑。他和同学相拥着在深夜的街头高唱“沧海一声笑,滔滔两岸潮”;他经常沉醉在文学梦中浮想联翩,在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”的环境中竟然还想一圆自己的“作家梦”;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,他一旦确立了目标就全力以赴,心无旁骛;职场上多少的虚以为蛇他皆不入眼,只与意气相投的朋友惺惺相惜……
想一想,职场上的我们最害怕的是什么?是不是已在名利场上浸淫多年却依然被认为“天真幼稚”。然而,成熟看似必然,却也是自制的枷锁;成功看似美妙,却不免画地为牢。
2016年11月,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,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,并称之为“空心病”。他们疲惫、孤独、感觉学习和生活没有什么意义。人生看不到希望,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许。甚至有一项调查显示,“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”。
如果你从来就是为别人而活,你自然不会拥有自己的梦想;如果你一直为世俗的评价而活,你当然不会了解自己的渴望;如果你一直在勉力维持这表面的岁月静好,又怎会勇敢地面对风雨的洗礼?
成功无他,不过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这一生。用一首生于七十年代的朱小奇喜欢的歌做结尾吧,“总是要历经百转和千回才知情深意浓,总是要走遍千山和万水才知何去何从;为何等到错过多年以后,才明白自己最真的梦。”愿我们此生都能实现自己“最真的梦”。
来源:中国出版传媒商报
初审:孟丽媛
复审:张中江
终审:张维特
● 推荐阅读 ●
排版|巴特吃土
好书探,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